中国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公告称,公司此前违约的30亿元人民币债券已全部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收购,并已完成了相关债券的注销。市场人士表示,收购违约债券并注销为国内首例,为今后解决违约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。
不过他们并认为,考虑国内违约企业的情况差别较大,适用此模式的企业必须是有市场且仍有一定竞争力,只是遇到财务困难,而且也有投资者愿意接盘。
博源集团刊登在上海清算所的公告显示,其发行的总额11亿元人民币的超短融16博源SCP001、总额11亿元的中票12博源MTN1和8亿元的中票13博源MTN001先后在2016年-2018年违约。
博源集团和信达资产对债券的偿付达成一致意见,不再通过托管机构兑付,双方签署了《逾期债券注销框架协议》,并向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(上海清算所)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(中债登)申请存续债券注销。
中债登于12月24日完成了12博源MTN1的注销,上海清算所12月25日完成了13博源MTN001和16博源SCP001的注销。截至目前,博源集团在银行间市场已无存续债券。
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中国信达有关人士称,这标志着国内首单通过债券打折收购、注销登记、实质性重组等组合手段化解违约债券风险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2017年11月开始,中国信达以违约债券为切入点,全面介入博源集团债务违约的化解工作,收购了博源集团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30亿元债券,部分债券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完成交割过户。
来源:路透中文网 2018年12月28日